西游记电视剧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读后杂谈 [复制链接]

1#

作者

宏微观察

来源

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

昨天,有空在家,对书柜的书作分类调整,偶然发现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》(图一),它是家父老同事八十年代初移民加拿大赠送的,一九五七年十二月第五次印刷,发行量至,至今近65年了。好奇阅读,孙悟空竟然以“白衣秀才"出场!(图二、三)不觉哑笑,一直读完这本薄薄只有43页的书。内容非常有想象力和文采,末页王国维写了跋,考证说是南宋时期所印,与《梦粱录》、《都城纪胜》所谓《说话》属一类。王国维所说属原创性的。

但是,该书的想象力和文字水平,感觉太像唐末士人、举子所写的传奇了。所以,想寻找后人是否有新材料发现,包括游国恩、王起等主编的《中国文学史》、郑振铎的《西谛书话》、徐调孚的《中国文学名著讲话》,但鲁迅的《中国小说史略》一时找不着,钱穆的《中国文学史》则是小说部分太略,且谈及:"鲁迅曾在北京大学开讲‘中国小说史',顾颉刚说,鲁迅讲的材料是参考日本的,后来顾颉刚为鲁迅所痛恨。”。在以上书籍的相关《西游记》内容还是很充分的,毕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。

以上三本书的写作时间顺序是:《中国文学名著讲话》、《西谛书话》、《中国文学史》。徐调孚和郑振铎曾长期合作,徐是郑的助手,徐的书虽然写于解放前,但一九八四年出版时,已作修改和补充,所以,在西游记的演化史料上,与《西谛书话》一样,都比王国维的多了《永乐大典》发现巜西游记》第九回的内容,且是吴承恩原本没有的,但徐调孚是将四大名著综合一起讲的,讲得并不充分。值得一提是该书第一印刷就是本,可见当时的文学之热。

《西谛书话》则是以“西游记的演化"为题进行考证(图六),他以日本村口书店所藏,后被北平图书馆购得二种西游记,以及《永乐大典》的新发现史料,进行十分精僻的考证,他认为吴承恩前虽有《西游记》版本,但吴承恩的《西游记》创作性,远比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多,并说明了吴本《西游记》与后面版本西游记的关系(图七)。郑振铎先生是个勤奋的天才,可惜天嫉其才,壮年逝于飞机失事!

《中国文学史》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,编写的大学教材,它从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和作者、思想内容、艺术成就去写,它基本上概括了以前的重要史料,概述和论述十分全面和精确,是一般学习中国文学史的好书。当时,该书是由北京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山东大学的中文系主任,加上北大教授季镇淮、青年教师费振刚(后任北大中文系主任)阵容鼎盛。当时,家父刚成为中大王起先生的研究生,有段时间王起先生到北京专门做这项工作,学业上只有通过信交流,可惜信已无法找到,只在家父六十年代的日记提及。遗憾的是这样一套四本的书在"孔网"上售价只是10.8元!

从王国维的跋至《中国文学史》,我们可以看到学术的传承和递进,这些学者是值得我们铭记的。

要证明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》与唐代传奇的关系是十分不容易的,赵元任先生曾说过:“言有易,言无难”,就是说做学问要讲求依据,对确实存在或出现过的观点相对好证实,而对一个结论的否定则相对要难,因为一时没有证据,可能是自己学问的范围不够宽广,或新的证据没有尚未出现,所以做一个否定的结论一定要慎之更慎,要有确凿的证据链,互相证明才能下结论。

我相信,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一定不能缺少学术的复兴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